IBM公司即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和蓝色有不解之缘。因为它的徽标是蓝色的,人们常常把这个计算机界的领导者称为蓝色巨人。
IBM公司可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成功逃过历次经济危机,并且在历次技术革命中成功转型的公司之一。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IBM仅仅是一个大型计算机制造商,并且在微机和互联网越来越普及的今天,它已经过气了。
其实,IBM并没有这么简单,它至今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服务公司、第二大软件公司、第二大数据库公司。
IBM拥有当今工业界最大的实验室IBM Research(虽然其规模只有贝尔实验室[1]全盛时期的1/10),是世界第一的专利申请大户,它还是世界上最大的开源Linux服务器生产商。注[1]:不了解“贝尔实验室”和“AT&T公司”的可阅读昨天的文章。
IBM能成为科技界的常青树,要归功于它的二字秘诀——保守。毫无疑问,保守让IBM失去了无数发展机会,但是也让它能专注于最重要的事,并因此立于不败之地。
机械革命从200多年前开始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当时很多人认为机械可以代替一切,就如同今天不少人认为计算机可以代替一切一样。
IBM就是在那个背景下成立的。IBM的前身CTR公司创立于1911年。1914年,老托马斯·沃森(Thomas J.Watson,Sr.)加入CTR并很快成为公司总裁。10年后,他将该公司改组成了IBM公司。
沃森父子对IBM的影响是巨大的。公司创始人的灵魂常常会永久地留在这家公司,即使他们已经离去。我们在以后介绍苹果公司和其他公司时,还会看到这一点。
早期的IBM,产品主要是一些用于管理的机械,诸如打孔机、制表机等,服务对象是政府部门和企业。IBM从那时起,就锁定了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为它的主要客户,直到今天。
IBM成立后不久就遇到了资本主义历史上最大的经济危机——1929~1933年的大箫条。在很多公司关门、客户大量减少的情况下,IBM能存活下来,可以说是个奇迹。
随着经济的恢复,办公机械的市场开始复苏。尤其是罗斯福的新政,雇用了大量的政府工作人员。政府对制表机的需求大大增加。除了正常的生意,IBM还将它的打孔机、制表机等设备大量地卖给了德国纳粹政府。不过,IBM从未回避这段不光彩的历史。
但是,二战前后毕竟剩下的只是机械时代的余晖。IBM光靠卖办公机械很难有持续的发展,因此它未雨绸缪,也在找出路。
正巧赶上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制造精密机械见长的IBM马上把它的生产线民用转军用,参与制造著名的勃朗宁自动步枪和M1冲锋枪。IBM也从此和美国军方建立了良好的关系。
IBM为军方研制了世界上第一台继电器式计算机。注意,它和真正的电子计算机有很大的不同。此外,IBM还间接地参与了研制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
二战后,整个世界都在重建之中,对各种工业品的需求都在增加。这一切都对IBM的核心业务给予了强有力的支持。IBM很轻易地再将生产线军用转民用。但是,如果IBM仅仅满足于卖机械,我们今天可能就听不到它的名字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可以看作是机械时代和电子时代的分水岭。
二战后,IBM也面临着两种选择,是继续发展它的电动机械制表机,还是发展新兴的电子工业。老沃森认为电子的东西不可靠,世界上至今还有不少人持老沃森的观点。而小沃森则坚持认为电子工业是今后的发展趋势。这场争论以小沃森的胜利而告终。
1952年,小沃森成为IBM的新总裁。IBM从此开始领导电子技术革命的浪潮。
如果说IBM在上一次的机械革命中不过是一个幸运的追随者,那么它在从二战结束开始的电子技术革命中则完全是一位领导者。
电子计算机和IBM的名字是分不开的,就如同电话和AT&T分不开一样。一方面,IBM因为有了计算机,得以持续发展半个多世纪;另一方面,计算机因为有IBM的推广,才从科学计算领域转而应用到商业领域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在谈论IBM和计算机的关系之前,让我们先来回顾一下电子计算机发明的背景和过程。
美国研制计算机的直接目的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为军方计算弹道的轨迹。在流体力学中,计算量常常大到手工的计算尺无法计算的地步,因此,对通用计算机的需求就产生了。
在计算机的研制过程中,有无数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但是最主要的三个人应当是冯·诺伊曼、约翰·莫奇利和约翰·埃克特。
应该讲冯·诺伊曼是今天运行程序的电子计算机的系统结构的主要提出者,这个被称为冯·诺伊曼的系统结构影响至今。
IBM的小沃森看到了计算机在今后社会中将扮演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他决定投资发展计算机,并请来冯·诺伊曼做顾问。还请来了很多工程师,并且把麻省理工学院作为它强大的技术支持。
小沃森将IBM的研发经费从他父亲时代公司营业额的3%增加到9%。到上个世纪60年代,IBM生产出著名的IBM S/360为止,IBM在计算机研制和生产上的总投入高达50亿美元。
小沃森上台后短短5年,就将IBM的营业额提高了3倍。在他执掌IBM的20年里,IBM的平均增长率高达30%,这在世界上可能是绝无仅有的,他的父亲也没有做到这一点。
在我个人看来,小沃森对世界最大的贡献不是将IBM变成一个非常成功的公司,而是将计算机从政府部门和军方推广到民间,将它的功能由科学计算变成商用。这两点使计算机得以在公司、学校和各种组织机构中普及起来。
IBM从它开始做计算机起,基本上遵循性能优先于价格和集中式服务的原则。高性能、服务于多用户的主机一直是IBM硬件制造的重点,直到上个世纪90年代才略有转变。
上个世纪中叶,计算机的造价高得惊人,除了政府部门和军方,只有大的银行和跨国公司才用得起。银行里有大量的简单计算,主要是账目上的加加减减,只需要一种专门处理大量数据而运算简单的程序语言。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主流高级程序语言COBOL就在这个背景下诞生了。虽然COBOL不是由IBM制定的,但是,IBM对它影响巨大,因为制定它的6人委员会中,有两人来自IBM。
IBM的研究水平很高,还参与制定了很多标准,因此,它在商业竞争中,同时扮演着运动员和裁判员的双重角色。从上个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初,IBM在计算机领域基本上是独孤求败。
在计算机发展的前30年里,IBM在商业上只有一个轻量级的竞争对手——数字设备公司(Digital Equipment Corporation,简称DEC)。
由于IBM的大型机实在太贵,中小企业和学校根本用不起,市场上就有了对相对廉价、低性能小型计算机的需求,DEC应运而生。
在很长时间里,虽然两家公司竞争,但基本上井水不犯河水。在这30年里,两家公司发展得如鱼得水。基本上可以说是IBM领导着浪潮,DEC随浪前行。
如果说IBM还有什么对手的话,那就是美国政府司法部。从上世纪70年代初到80年代初,美国司法部和IBM打了10年的反垄断官司,最终于1982年和解。一般认为,这是IBM的胜利。但是,IBM也为此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主要有两方面:第一,IBM分出了一部分服务部门,让它们成为独立的公司;第二,IBM必须公开一些技术,从而导致了后来无数IBM-PC兼容机公司的出现。
由于高额的垄断利润,IBM给员工的薪水、福利和退休金都很丰厚。在二战后很长时间里,它是人们找工作时最向往的公司之一。它甚至有从不裁员的神话,直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它陷入困境时才不得不第一次裁员。
如果要对计算机工业的历史划分阶段,那么,1976年可以作为一个分水岭。这一年,没有读完大学的天才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和沃兹尼亚克(Steve Wozniak)在车库里整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可以商业化的个人电脑 Apple-1。
1971年小沃森从CEO的位置上退下来,中间经过了两年短暂的拉尔森时代,最后在1973年将接力棒交给了新总裁弗兰克·卡里(Frank Cary)。
卡里花了大量时间去应付美国司法部提出的反垄断诉讼的同时,密切注视着新技术的发展。
对于个人电脑,IBM观望了几年。我们前面讲过,IBM成功的秘诀是保守,它基本上是不见兔子不撒鹰。如果苹果公司失败了,IBM无需做任何事情。如果前者成功了,IBM依靠它强大的技术储备完全可以后发制人。
4年后,卡里决定开发个人电脑。也许是不想惹人注意,也许是没有太重视这件事,IBM没有让它力量最强的华生实验室(T.J.Watson Labs)来做这件事,而是将它交给了IBM在佛罗里达的一个十几人的小组。
为了最快地研制出一台PC,这个只有十几人的小组不得不打破以前IBM自己开发计算机全部软件硬件的习惯,采用了英特尔公司的8088芯片作为该电脑的处理器,同时委托独立软件公司为它配置各种软件。
这样,仅一年时间,IBM-PC就问世了。虽然第一批IBM-PC的性能只有现在个人电脑的万分之一,但是,它比苹果公司的Apple系列已经好很多了,而且对当时的字处理、编程等应用也足够了。
因此,它很受欢迎,当年就卖掉10万台,占领了3/4的微机市场。IBM在和苹果的竞争中真可谓是后发制人。直到今天,IBM-PC还是个人电脑的代名词。
如今,我们知道,个人电脑时代的最终领导者是微软和英特尔,而不是IBM。随着2005年IBM将个人电脑部门卖给了中国的联想公司,IBM彻底退出了个人电脑的舞台。
什么原因造成了IBM的这个结局呢?虽然原因很多,但最主要的有三个:IBM的基因、反垄断的后遗症及微软的崛起。
IBM的基因:无论是机械时代还是电子时代,IBM的客户群基本上是政府部门、军方、银行、大企业和科研院所,它从来没有过经营终端消费型产品的经验,也看不上这类产品。
以往,IBM卖计算机的方式是和大客户签大合同。当时的计算机除非是专业人员,没有人玩得转。因此,IBM都将计算机和服务绑在一起卖,至今也是如此。
IBM一旦签下一个大型机销售的合同,不但可以直接进帐上百万美元,而且每年还可以收取销售价10%左右的服务费。等客户需要更新计算机时,十有八九还得向IBM购买。
虽然IBM-PC在外面的反应很好,在公司内部反应却很冷淡。IBM-PC第一年的营业额大约是两亿美元,只相当于IBM当时营业额的1%左右,而利润还不如谈下一个大合同。要知道,卖掉十万台PC可比谈一个大型机合同费劲儿多了。因此,IBM不可能把PC事业上升到公司的战略高度来考虑。
反垄断的后遗症:1982年,IBM和美国司法部在反垄断官司中达成和解。和解的一个条件是,IBM得允许竞争对手发展。如果不是PC的出现,这个条件对IBM没有什么实质作用,因为过去一个公司要想开发计算机,必须是硬件、软件和服务一起做,这个门槛是很高的。
但是,有了PC以后。因为IBM-PC的主要部件,如处理器芯片、磁盘驱动器、显示器和键盘等,或者本身是第三方公司提供的,或者很容易制造,而它的操作系统DOS又是微软的。因此,IBM-PC很容易仿制。
在短短的几年间,IBM-PC兼容机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如果不是反垄断的限制,IBM可以阻止这些公司使用自己的技术进入市场,或者直接收购其中的佼佼者。但是,有了反垄断的限制后,它对此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一方面,自己不愿意下功夫做PC;另一方面无法阻止别人做PC,IBM只好看着康柏(Compaq)、戴尔(Dell)等公司做大了。
微软的崛起:如果说在过去的30年里,IBM是独孤求败,笑傲江湖,现在它真正的对手比尔·盖茨出生了。
当时IBM为了以最快速度推出PC,连操作系统都懒得自己开发,而是向其他公司招标。盖茨看到了机会,他空手套白狼,用7.5万美元买来磁盘操作系统(DOS),转手卖给了IBM。盖茨的聪明之处在于,他没有让IBM买断DOS,而是从每台IBM-PC中收一笔不太起眼的版权费。
而且,IBM和微软签的协议有个很小的漏洞,没有指明微软是否可以将DOS再卖给别人。盖茨后来抓住了这个空子,将DOS到处卖,IBM很不高兴,告了微软好几次。因为在大家看来这是以大欺小,IBM得不到别人的同情,从来没有赢过。
由于兼容机的出现,IBM沦为了众多PC制造商之一,利润受到竞争的限制。而所有微机的操作系统只有一种,虽然每份操作系统现在还挣不了多少钱,但将来的前途不可限量。显然,微软已经占据了有利的位置。
于是,IBM决定和微软合作开发微机新的操作系统OS/2,共同来开发微机的软件市场。盖茨志存高远,不会允许别人动微机软件这块大蛋糕。盖茨一方面和IBM合作开发OS/2,挣了一点短期的钱;另一方面下大力气开发视窗操作系统(Windows)。当视窗3.1研制出来的时候,微软帝国也就形成了。
到80年代末,由于微机性能每18个月就翻一番,微机慢慢开始胜任以前一些只有大型机才能做的工作。这样,微机开始危及到大型机的市场。IBM出现了严重的亏损,有史以来第一次大规模裁员。当时有人质疑IBM是否会倒闭。
1993年,从未在IBM工作过的路易斯·郭士纳(Louis Gerstner)临危受命,出任IBM的首席执行官。
他成功地帮IBM完成了从一个计算机硬件制造公司到一个以服务和软件为核心的服务型公司的转变,复兴了这个百年老店,并开创了IBM的10年持续发展。
郭士纳原来是一家食品公司的总裁,再以前任职于美国运通信用卡公司,根本不懂计算机。
他上台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对IBM进行大规模改组。他首先裁掉了一些冗余的部门和一些毫无前途的项目,包括前面提到的操作系统OS/2。
这样,人员减少了,费用自然降低了。但是,短时间内增加收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郭士纳的做法是卖掉一些资产。他事后讲,这些裁撤部门和变卖资产的决定,不仅是他在IBM,也是他一生中最艰难的决定。
接下来,他对公司的一些机构和制度进行改革。首先,他不声不响地将分出去的一些服务公司买回来(那时IBM快破产了,美国政府不反对它将服务公司买回来),然后将IBM的硬件制造、软件开发和服务合成一体。对比几乎同时代AT&T将公司拆分的做法,郭士纳完全是反其道而行之。
在公司内部,他引入竞争机制,一个项目可能有多个组背靠背地开发。为了防止互相拆台,加强合作,郭士纳将每个人的退休金与全公司而不是以前的各部门的效益挂钩。
在研究方面,郭士纳将研发经费从营业额的9%降到6%。以前的IBM实验室很像贝尔实验室,有不少理论研究,郭士纳砍掉了一些偏重于理论而没有效益的研究,并且将研究和开发结合起来。一旦一个研究项目进入实用阶段,他就将整个研究组从实验室挪到产品部门。
这样做会影响IBM的长线研究和基础研究,为了弥补这方面的损失,IBM加强了和大学的合作,在几十所大学开展科研合作,或者设立奖学金。
在他的领导下,IBM很快走出了困境。IBM将自身确立为一个服务型的技术公司,并将用户群定位在企业级,而放弃了自己并不在行的终端消费者市场。
郭士纳完成了对IBM的改造,确立了IBM在针对各种规模企业的计算机产品和服务上的优势地位。今天,IBM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开源操作系统Linux服务器的生产商。
上个世纪90年代,IBM和AT&T起了两条截然相反的路,打造了一艘从硬件到软件到服务一条龙的航空母舰。今天看来,无疑是IBM的路走对了。从它们不同的结果可以看出,一个有远见的经营者和一群贪婪的短期投机者在管理方针和水平上的差别。
IBM的经营方针:它一直固守自己的核心领域,很谨慎的开拓新的领域。从机械制表机到大型计算机,到今天的Linux开源服务器,IBM始终牢牢的控制着美国政府部门、军队、大公司和银行的业务。
IBM在自己的一些非核心领域也常常处于领先地位,但是它也不轻易在那些领域快速扩展。保守的好处是不容易出错,因为像IBM这样服务于美国乃至世界各国核心部门的公司,产品上出一点错就会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要知道美国主要银行对计算机系统的要求是一年宕机时间不能超过5分钟。
IBM这种保守的做法让大客户们很放心,因此,即使它的产品和服务比别人贵,政府和企业还是很愿意,或者说不得不用IBM的。
IBM的专利:在美国,申请专利的目的一般有两种,第一种是保证自己不被别人告侵权。第二种是申请一些可能以后有用但自己未必使用的专利,专门来告别人侵权。IBM的专利很多是后一种。它每年花上亿美元,养了一支庞大的律师队伍,专门去告那些可能侵犯IBM专利的公司,每年IBM从专利上挣来的钱是10亿美元左右。
如果看一看IBM从2002年到2010年来的业绩,会发现它的收入8年来只涨了22%(从810亿美元到987亿美元),而利润却涨了5倍(从23亿美元到104亿美元)。原因是,IBM不断地淘汰不挣钱或挣钱少的部门,扩充利润高的部门。将一些非核心的、长期效益不好的部门卖掉,同时扩大核心的、利润高的业务。
从2000年到2010年,IBM的业绩没有多少值得圈点的地方。它的利润很高,但是发展并不是很快,甚至在有了很多现金收入时不知道如何利用这些现金进行再投资,最后只好以回购股票的形式发还给股东们。
但是,它在2001~2003年和2007~2009年两次经济危机中再次显示出的超乎寻常的生存能力,依然让业界叹为观止。
2001~2003年互联网泡沫破碎,给世界经济带来了短期的局部动荡,IBM本来就没有赶上互联网的快车,当然受泡沫的负面影响也较小。
而2007~2009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对社会的冲击却是无所不在。即使是很健康的公司,包括微软、eBay等,也没有回到危机以前的情况。而IBM不但在危机中没有受到太多的影响,而且在危机过后业绩迅速提升。
IBM百年来在历次技术革命中得以生存和发展,自有其生存之道。它在技术上不断开拓和发展,以领导和跟随技术潮流;在经营上,死死守住自己核心的政府、军队、企事业部门的市场,对进入新的市场非常谨慎。
今天,它仍然是世界上员工人数最多、营业额和利润最高的技术公司之一。
2001年,IBM的市值终于在20多年后,超过了老对手微软公司,可见保守和稳妥的好处。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它会随着科技发展的浪潮顺顺当当地发展,直到下一次大的技术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