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说如何提高持久力之前,我们先来认识大脑的三个功能。
1、思维:思维是指对我们生活中的事件赋予意义,将事件分类进已被命名的种类。思维不断地让我们理解正在发生的事情,注意到事情的各个方面。
2、感受:根据我们对生活中的事件赋予的意义,评估它们的积极性或消极性。
3、需求:需求的功能是指分配行动的能量,以让我们能够保持自己的渴望和对可能的事物的追求。需求能够让我们清楚什么是值得去追求、值得奋斗的东西,也能够让我们明白哪些事物并不值得追寻,不要自寻烦恼。
根据这三个大脑的功能,我们来谈谈如何提高“持久力”。
半途而废这种事情我是经常做的,至今在我硬盘里存放着不下10个未完成的软件代码。
说错了,应该说我就是一个半途而废的人。它不是我经常做的事,而是它一直伴随着我。
不过现在已经比原来好多了,所以可以和大家一起讨论讨论。
从大脑的这三个点来看呢,思维,主要是让我们认识一件事情,并且对它进行分类,是有关学习的?有关自己的?有关工作的?
然后感受,是指我们对这件事的感受。它是对我们有用的?还是对我们有害的?我们面对它时,是抱着消极的心态还是积极的心态?
需求,确定我们要不要去完成这件事,大概要付出多少努力。
自己加强持久力也是从这三点其中的两点来做的,今天正好看到了这三点,有些想法。就随便谈谈。大家觉得有用,就试试。觉得没有,就当娱乐了。
提高持久力的几个步骤:
1、详细分析自己要做的事情,值不值得自己去做?是有实际作用还是玩玩而已?
我们很多时候都是心血来潮就决定要做一件事,而没有对它进行细致的分析。
比如我那些未完成的软件,要不就是因为自己对里面的一个技术点感兴趣,要不就是该类型的软件比较火,要不就是该时间段比较无聊,所以随便做做。而这些,我的出发点就不对,到后面坚持不下来也就不奇怪了。
对技术点感兴趣,如果这个技术点只占整个软件的60%,那么完成这个软件我需要付出另外40%的工作量,而这40%的东西,对我来说,是没意义的,是自己不想去弄的东西,在做它们的时候,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厌倦。
有时的情况是,我完成了这无关紧要的40%的部分,却已经没有心思或者没有时间再去完成自己感兴趣的那60%了。
或者是先完成那60%,后面的40%是怎么也不想做。最后就一直放在那,成了历史遗留问题。
该类型的软件比较火,这个做的原因是想借此软件卖点小钱。而自己的内心是不一定认可这个软件,而且因为有其它的收入,在做它的时候是抱着随便玩玩的心态,做出来或者不做出来都感觉不重要了。
而且没有考虑其它的因素,比如完成了怎么销售?既然已经是很火的软件,那市面上必然不少,为啥要买你的不买别人的,难道你的软件比较有优势么?大概要花多少时间?花了这些时间,到最后能卖多少钱,会不会最后付出和收入不成比例?
经常软件做个开头,或者做到一半了,就觉得卖它也赚不了什么钱,或者是自己没时间销售它,结果就不了了之了。
详细分析,就是把这件事拿来细细的分析。它是不是对自己有作用的?如果没作用,或者仅仅是为了打发时间,那么估计中途有点其它的状况,就不会坚持把它做完了。
如果是对自己有作用的,作用多大?长期的还是短期的?一般来说,只要是对自己真正有作用的事,都可以去做。当然,这里面也要分轻重缓急。
比如我要学一个技术,大概需要三个月,对我肯定是有帮助的。但现实情况是,我饭都快吃不上了,真的还要现在去学这个技术么?不应该先想办法填饱肚子么?或者是在有办法让自己饿不死的情况下去学习它?
2、改变自己对它的感观。
这个想了想,最容易举的例子就是数学了。因为大部分的人都不喜欢学数学。
我算是好的,毕竟当年数学成绩不算差,而且还是班上数学排名前几的。但虽然是这样,其实我也并不是喜欢学数学,只是它能给我带来成就感,所以就不讨厌它。
如果大家是抱着:“数学好难学,学了没什么用。特别是三角函数那些,一般人在现实生活中根本用不到。”这样的心态,估计是真的很难学好它。因为对你来说,学它就是在用刑,在吃苦,从根本上就很抵制它,这样能学好才怪了。
如果换一种想法呢?认识到数学对我们的作用,肯定它的积极作用,认为“学好它可以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虽然里面的方程式在生活中用不到,但是从中学到的思维,是可以对自己提供很大帮助的。我们必须学好它”这样的话,会不会更容易学好它呢?
今天还和媳妇讨论了这个问题,她就是一个反数学者,认为就该取消数学这门课。(是开玩笑说的,估计是小时候被数学折磨够了,曾经有数学考试得过0分,高中)
但是自己认为数学不该被取消,因为它不是为了让你学习方程的解法,几何的解法,相信这些具体的东西,毕业几年的同学也都不记得了。
它更重要的是锻炼一个人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所有学科中,这是无可替代的。最起码在高中(包含高中)以前的物理和化学是没有这样功能的。
还记得那时候学物理,唯一的感觉就是只要把书上的公式记住,就能考高分了。
3、充分判断它的难度,给自己充裕的时间。
综合来说,这个应该是最难,也是最容易的。
容易是指不需要太多的技巧,仅凭我们的经验判断就可以定下一个时间。这个时间是指你完成这个任务所需要的时间。
但是难的地方在于这个时间不好确定。
如果定短了吧,压力太大,到时候完成不了还有可能怀疑自己是不是比别人笨。
而且定短了就表示每天要花在它身上的时间不短。比如一个任务如果定30天完成,可能每天需要1小时。而你定了10天完成,每天就需要3小时。
但是很难确定每天都能抽出3小时来完成它。如果中途断了一两天,或者是有几天花在它上面的时间不到3小时,也就意味着10天肯定不能完成它。这时候,就比较容易放弃了。
如果时间定太长呢?也是极有可能放弃的。因为一件事情做太久就会疲,一疲就不持久。
具体定时间的方法每人都不一样,且说说自己的方法。现在带用的是两种,一、一件事情,只定什么时候开始,和做到什么效果为止。不定确切的结束时间。比如从明天开始写个软件,然后直到把它完成。具体每天花多少时间在它身上呢?不确定,只是把每天要做的事情都完成后,剩下的时间就全做它。
二、对要做的事情列一个大纲,然后细化目录,最后看每天自己一定能抽出的时间是多少,估算在这个时间内能完成多少目录上的内容,再计算总共需要多少天。
比如写一个软件,把需要的功能列出来,然后确定自己每天能抽一小时来写它,再计算一小时能完成多少个功能,最后看看所有功能完成需要多少个小时,也就是多少天。
这里面,第一种方法很不靠谱,因为经常会有比较忙的事出现,就会中断了。只要连续中断这么几天,就很难再继续。
综合来说,提高持久力就是“安排合理的时间,使用正确的心态,做自己想做或对自己有用的事”。
个人认为持久力是一种态度,一种生活态度,做事的态度。这是需要用科学的方法,有意识的去培养的,不能一蹴而就。必需靠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来形成。